新闻动态

GLP-1类似物研发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

2017-03-22 16:15:18 denise 478

胰高血糖素样肽(Glucagon-like peptide),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-1 (GLP-1)和胰高血糖素样肽-2 (GLP-2),二者均来源于胰高血糖素原(Proglucagon)【1-3】,胰高血糖素原由158个氨基酸组成,可被切割成不同的肽链,如下所示。因为GLP-1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【4】,保护胰岛β细胞,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,抑制胃排空【5】,降低食欲的药理作用,临床可用于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;GLP-2是一种营养因子,具有促进小肠生长,抑制细胞凋亡,促进胃排空,增加食欲的药理作用,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短肠综合症。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GLP-1主要是GLP-1 (7-36)酰胺和GLP-1 (7-37),天然GLP-1易被二肽基肽酶Ⅳ (DPP-Ⅳ)迅速水解失活(半衰期小于5min)【5】,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,对GLP-1结构修饰,掩盖DPP-Ⅳ酶的结合位点,延长半衰期是该类药物研发的主要课题。如今已经有多个GLP-1类药物上市,该类药物在未来10年里,将会是糖尿病药物新的增长点。

GMP多肽合成公司


1. 已经上市的GLP-1受体激动剂

1.1 艾塞那肽(Exenatide)

Exendin-4是从蜥蜴唾液中分离出的GLP-1类似物,由39个氨基酸组成,与人GLP-1有53%的同源性。因为N端第二位是Ala (GLP-1为Gly),所以不易被DPP-Ⅳ酶降解,而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的生物活性。Exendin-4的化学合成品命名为Exenatide(商品名Byetta),由Amylin和Lilly公司于1995年开始联合研发,2005年4月获得FDA的批准上市。随后于2007年获欧洲多国批准上市,2009年8月在中国获批上市。研究显示,Exenatide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(HbA1c)水平和餐后血糖,并能减轻体重。Byetta平均半衰期只有2.4小时,每天需注射2次。为提高患者的顺应性,2008年Lily公司和Amylin公司开始了Exenatide一周一次缓释微球(polylactide-co-glycolide microsphere)的研发,并于2012年1月获FDA批准上市,商品名为Bydureon。


1.2 利拉鲁肽(Liraglutide)

Liraglutide(商品名Victoza)由Novo Nordisk于1996年开始研发,2009年最早于丹麦上市。从结构上看Liraglutide为人GLP-1(7-37)链的34位Lys被Arg取代,在26位的Lys上接入经十六烷酸修饰的谷氨酰胺。GLP-1经脂肪连修饰后,增加了与白蛋白之间的亲和力,从而降低了被DPP‐Ⅳ酶的水解速率和肾清除率,延长生物半衰期。Liraglutide的消除半衰期为13h,每日只需注射一次。为期6个月的临床研究表明,Liraglutide能降低HbA1c 1.1%~1.5%,同时患者体重也有所降低。Liraglutide与Exenatide一样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,但是同样会产生恶心呕吐和胰腺炎等不良反应,对于有胰腺炎病史的病人将会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。另外诺和诺德以治疗肥胖为新适应症向FDA提交了Liraglutide的上市申请,商品名为Saxenda,其临床结果显示在846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的研究中,利拉鲁肽3mg治疗组的体重平均下降5.9%。相比之下,1.8mg治疗组下降4.6%,安慰剂组仅减轻2%。


1.3 利司那肽(Lixisenatide)

Lixisenatide(商品名:lyxumia)是由法国Sanofi Aventis和Zealand公司共同开发,于2013年相继获欧洲和日本批准,美国还在注册阶段。从结构上看,Lixisenatide是Exendin-4去掉38位的Pro,并在39位的Ser接6个Lys。经过结构修饰,Lixisenatide的半衰期相对Exenatide有所延长,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。与Exenatide相比,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,但一天一次的Lixisenatide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顺应性,降低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。2015年,Lixisenatide在欧洲和日本的总销售额已达4400万美元。另外Lixisenatide与Insulin glargine的复方产品LixiLan正处于临床3期,其上市后也会成为一大卖点。毕竟Insulin glargine是当前销量最好的胰岛素产品,2014年销售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。


1.4 阿必鲁肽(Albiglutide)

Albiglutide(商品名:Eperzan)由GlaxoSmithKline研发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长效GLP-1类似物,GlaxoSmithKline已于2013年1月14日向FDA提交BLA申请,并于2013年3月7日向欧洲提交申请。在2013年8月,Albiglutide被FDA推迟审查,但在2014年3月和4月,欧洲和美国分别获批。从结构上看,Albiglutide是将GLP-1 (7-36)链上8位上的Gly取代了Ala,再将两条经修饰的GLP-1肽链融合在一个含有585个残基的血清白蛋白上,从而大大延长了半衰期,根据1期临床结果,Albiglutide在日本人体内的平均半衰期达5.3天。另外有临床数据显示,Albiglutide比Sitagliptin和Exenatide降糖更有效。


1.5 度拉糖肽(Dulaglutide)

Dulaglutide(商品名:Trulicity)是Lily公司研发的每周一次长效GLP-1类似物,于2014年9月美国获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,同时Lily官网显示Dulaglutide已经于获得了欧洲批准。从结构上看,Dulaglutide是将GLP-1 (7-37)链上8位的Gly取代了Ala,22位的Glu取代了Gly,36位上的Gly取代Arg,再通过“-(Gly-Gly-Gly-Gly-Ser) 3- Ala-”偶联桥融合到重组G4免疫白蛋白(含227个氨基酸Fc片段)上,平均生物半衰期长达90小时。在2014年2月,临床结果表明,Dulaglutide的疗效不非劣性于Liraglutide,是首个疗效上不劣性次于Liraglutide的大分子GLP-1类似物。然而Dulaglutide一周一次的给药频率,能大幅提高患者的顺应性,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与Liraglutide的新产品。


1.6 Ideglira

Ideglira(商品名:Xultophy)是诺和诺德公司开发的Liraglutide和Insulin degludec的组合物,其中Insulindegludec是诺和诺德开发的新型长效胰岛素,目前该胰岛素已经在多个国家上市。临床数据显示,对于经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水平不受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,每日一次的IDegLira使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显著降低了1.9%,平均体重下降了2.7公斤,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与Insulin degludec相当。根据Novo Nordisk官网显示Ideglira于2014年9月已经获得欧洲批准,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。


2. 处于三期临床研究和在注册阶段的GLP-1类似物

2.1 索玛鲁肽(Semeglutide)

Semeglutide是Novo Nordisk公司研发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的长效GLP-1类似物,当前还处于临床三期阶段。从结构上看,Semeglutide是GLP-1 (7-37)链上8位的Aib取代了Ala,34为的Arg取代了Lys,26位的Lys接上十八烷酸脂肪链。与Liraglutide相比,Semeglutide的脂肪链更长,疏水性增加,但Semeglutide经过短链的PEG修饰,亲水性大大增强。PEG修饰后不但可以与白蛋白紧密结合,掩盖DPP-4酶水解位点,还能降低肾排泄,可延长生物半衰期,达到长循环的效果。2012年10月,第48届柏林EASD年度会议公布的临床数据来看,Semeglutide剂量依赖性降低HbA1c和减轻体重,比Liraglutide更有效。经12周的治疗,0.8mg和1.6mg Semeglutide组HbA1c分别下降1.45和1.69,而对照的1.2mg和1.8mg Liraglutide组分别下降1.18和1.34。目前,口服的Semeglutide项目已经进入3期临床,包括NN9924、NN9925、NN9928等,Novo Nordisk公司多管齐下,以确保该公司在这一类药物上的霸主地位。


2.2 ITCA 650

ITCA 650是由IntarciaTherapeutics公司研发,如今正处于三期临床阶段。ITCA 650是Exenatide的植入制剂,将药物置于ITCA泵装置中药物缓慢释放,一年一次,皮下植入。在公第一项临床三期研究中,460名血糖水平在7.5%-10%之间的二型糖尿病患者,经过约39周的治疗,治疗组血糖控制在 7%以下,达到了研究之初的首要终点设计。在另一项关于治疗血糖浓度在10%以上的患者的临床三期研究中,经9个月的治疗,有25%的患者血糖浓度降低至7%以下。


2.3 LAEx4

LAEx4由香港联康生物科技集团开发的通过生物工程手段获得的重组长效Exendin-4 (LAEx4)半衰期约为Exendin-4的20倍,理论上只需每周注射1次。早在2009年该药物就已宣布进入三期临床,预计2013年结束三期临床,但是很少有该药物的消息和报告。


2.4 Lixilan

Lixilan是Lixisenatide和Insulin glargine的组合物,由Sanofi Aventis公司开发,用于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血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,其中Insulin glargine是一种长效胰岛素,疗效确切,2013年销售额接近75亿美元。2014年2月,该公司启动了这种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,旨在评估那些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病情的患者单独使用Lixisenatide或Insulin glargine,以及两者联用的治疗效果。根据最新的Pipeline,该项目已走到注册前阶段。


3. 研发现状分析

GLP-1激动剂作为一类多肽药物,目前还只能注射给药,为了提高患者顺应性,缓释注射剂、非注射给药成为这一类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。通过结构修饰,掩盖DPP-Ⅳ酶位点,延长生物半衰期,是目前最主流的做法。这种结构修饰包括链接高分子蛋白和聚乙二醇修饰【6】两种,一周一次的Abiglutide和Dulaglutide就属于典型的前一种,尽管已有多个聚乙二醇修饰蛋白或多肽药物上市,但聚乙二醇修饰GLP-1类似物起步较晚,仅索玛鲁肽进入三期临床。当然也有的公司通过制剂的手段,制成缓释微球,实现一周一次,典型的产品就是Bydureon。也有的公司直接避开了注射给药的弊端,开发植入、口服、透皮和吸入之类的产品,其中口服给药是最理想的给药途径,但是需要解决GLP-1类似物在肠胃中被胃酸、酶破坏和吸收问题,以提高生物利用度,降低个体差异,目前口服GLP-1类似物走在最前沿的公司为Oramed公司和Emisphere公司,其中诺和诺德的NN9924就是一种口服索玛鲁肽,国内方面,上海蓝星申报了艾塞那肽肠溶片。


4. 市场分析和展望

糖尿病是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疾病之一。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速度很快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,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.71亿人,而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成3.66亿【7】。中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,当前我国糖尿病人群约有9240万,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有1.48亿【8】。GLP-1作为肠促胰岛素,既可单方开发,也可与胰岛素做成复方,实现更平稳地降糖,因此复方GLP-1类似物胰岛素制剂将会是短效GLP-1类似物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。不仅如此,GLP-1类似物还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,诺和诺德的减肥针已经获批,在人们强烈的减肥欲望与疗效不佳的现有减肥药形成大矛盾的今天,开发GLP-1类的减肥药也是一个不二的选择。

GMP多肽合成公司


2011年GLP-1类似物产品的全球销售额约18亿美元,2015年为39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高达16.82%,但销售额三分之二来自于北美市场。中国GLP-1类似物市场一直不温不火,2015年总销售额不到3亿人民币(利拉鲁肽2.03亿[1],艾塞那肽4500万[2]),原因可能是国内企业的GLP-1类似物产品尚无获批,价格还没有降下来,利拉鲁肽还未纳入医保,个人降糖成本相对较高。但综合来讲,中国的GLP-1类似物的远期市场前景被看好,主要的增长点会在长效制剂和胰岛素复方制剂上。目前国内GLP-1类似物研发已出现过热之势,未来的十年,GLP-1类似物市场将会是一个“硝烟弥漫的大战场”。

GMP多肽合成公司


[1] 数据引自Novo nordisk 2015年报,按2015年DKK平均汇率转换,数据涵盖港澳台。

[2] 数据引自IMS,按2015年平均汇率转换。


参考文献

【1】马艳红,刘涛,刘景晶等,胰高血糖素样肽-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,西北药学杂志,2011,26(6):482-484

【2】BellGI,Sanchez-pescador R,Laybourn PJ,etal.Exon duplication and divergene in the humanpreproglucagoon gene.Nature,1983,204(5294):368-371

【3】LopezLC,Frazier ML,Su CJ,etal.Mammalian pancreatic preproglucagon contains threeglucagon‐relatedpeptides.Proc Natl Acad Sci USA,1983,80(18):5485-5489

【4】李国荣,高如攀,GLP-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,当代医学 ,2011,17(8):235-237

【5】刘永贵,田红,解学星等,治疗2 型糖尿病的非胰岛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,现代药物与临床,2013,28(2):108-113

【6】王友傲,翟艳琴,雷建都等,胰高血糖素样肽-1在乙醇中的聚乙二醇修饰,过程工程学报,2010,10(3):593-597

【7】WHO官网:http://www.who.int/diabetes/facts/world_figures/en/

【8】YangW, Lu J, Weng J et al.Prevalence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.NEngl J Med. 2010,362(12):1090-101



浙公网安备33068302000988